活性炭的碘值怎么测定?

[field:writer/] 景门街化妆网 2025-04-30 08:29 0 0条评论

一、活性炭的碘值怎么测定?

GB/T7702.7—1997煤质颗粒炭碘值测试方法(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GB/T7702.7—1997碘吸附值的测定代替GB/T7702.7-87Standardtestmethodforgranularactivatedcarbonfromcoal—Determinationofiodinenumber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质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测定所需仪器和试剂、试样制备、测定步骤及测定结果的处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煤质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测定,也适用于其他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测定。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7702.1—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的测定。3方法提要在规定条件下,定量的试样与碘液充分振荡吸附后,用滴定法测定溶液残留碘量,求出每克试样吸附碘的毫克数。测定三个等吸附点,绘制吸附等温线。取剩余碘浓度[c(1/2I2)=0.02mol/L]下每克试样吸附的碘量表示。4试剂和溶液4.1试剂4.1.1碘:GB/T675-93,分析纯。4.1.2碘化钾:GB/T1272-88,分析纯。4.1.3硫代硫酸钠:GB/T637-88,分析纯。4.1.4可溶性淀粉:HGB3095-59,指示剂。4.1.5三级水:GB6682-92。4.1.6盐酸:GB622-89,分析纯。4.1.7碳酸钠:GB639-86,分析纯。4.2溶液及其配制4.2.1碘标准液:c(1/2I2)=0.100mol/L,按GB601方法配制和标定,调节碘的浓度在(0.100±0.001)mol/L范围内.4.2.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mol/L,按GB601方法配制和标定。4.2.3淀粉指示液:10g/L,按GB603方法配制。4.2.4盐酸溶液:5%,按GB603方法配制。5仪器、装置5.1天平:感量0.0001g.5.2电热恒温干燥箱:0~300℃。5.3振荡器:频率约240次/min,振幅约36㎜。5.4试验筛:Φ200×50/0.071-方孔GB6003-85。5.5干燥器:内装无氯化钙或变色硅胶。5.6移液管:2.0、10.0、50.0、100.0mL。5.7锥形烧瓶:带磨口玻璃塞,250mL。5.8容量瓶:1000.0mL。5.9滴定管。5.10离心机:4000r/min。6试样及其制备对所送样品用四分法取出试样,将约10g的试样磨细有90%以上能通过0.071nm筛孔的程度,然后在(150±5)℃下烘干2h,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7测定步骤7.1称取不同质量的三份制备好的试样,精确至0.0004g。7.2将试样分别放入容量为250mL干燥的磨口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取10.0mL盐酸(4.2.4)加入每个锥形瓶中,塞好玻璃塞,摇动使活性炭浸润。拔去塞子,加热至沸,微沸30s,除去干扰的硫,冷却至室温。7.3用移液管取100.0mL的碘标准溶液依次加入上述各锥形瓶(碘标准溶液使用前现标定),立即塞好玻璃塞,置于振荡器上振荡15min后用离心机分离。7.4各取50.0mL澄清液分别放入250mL的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2mL淀粉指标液,并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分别记下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7.5重复7.1至7.4步骤,再做一份试样。8测定结果的处理8.1试样使用剂量计算试样使用剂量按式(1)计算:126.90[V1×c1-(V1+V3)×c]m=………………(1)E式中:m—试样使用剂量,gV1—加入的碘标准溶液体积,mL;c1—碘标准溶液浓度,mol/L;V3—加入的盐酸(4.2.4)体积,mL;C—碘吸附值,mg/g。8.2澄清液浓度按式(2)计算:c2·V2c=…………………(2)V式中:c—同式(1);c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2—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澄清液体积,mL。活性炭对任何吸附质的吸附能力与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有关,为了获得剩余碘浓度0.02mol/L时的碘吸附值,澄清液浓度应在0.008~0.040.0mol/L范围内;否则,应调整试样质量m。8.3碘吸附值计算8.3.1吸附碘量按式(3)计算:X=126.90×V1×c1-[(V1+V3)/V]×126.90×c2×V2…………………(3)式中:X—吸附碘量,mg;V1—同式(1);c1—同式(1);V3—同式(1);V—同式(2);c2—同式(2);V2—同式(2)。8.3.2碘吸附值按式(4)计算:XE=…………………(4)m式中:E—同式(1);X—同式(3);m—同式(1)。8.4绘制吸附等温线按三份试样的结果在对数坐标上绘出E(纵坐标)对c(横坐标)的直线,用最水二乘法计算三点与直线的拟合值。Loge=alogc+b式中:E—同式(1);a—拟合直线斜率;b—拟合直线斜率;c—同式(1)。8.5结果取值根据吸附等温线,取剩余碘浓度c=0.02mol/L时的E值为最终碘吸附值。拟合的回归系数应大于0.995,此时试验结果有效。两份试样各测定一次,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整数位。9试验报告按GB/T7702.1—1997第7章的规定执行。

二、碳的碘值?

碘值是指活性炭在0.02N 12/KL水溶液中吸附的碘的量。碘值与直径大于10A 的孔隙表面积相关联。

活性炭价格高低,碘值是判断的标准之一。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²/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

三、烷基酚化妆品测定

烷基酚化妆品测定技术的重要性

烷基酚化妆品测定技术在现代化妆品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化妆品作为日常护理和美容的必需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烷基酚是一类常见于化妆品中的物质,其合理使用和控制对于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烷基酚是一种具有良好清洁和抗菌功效的化学物质,因此广泛应用于日常化妆品中,如洗面奶、洗发水、香皂等。然而,过量的烷基酚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烷基酚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刺激性反应甚至致癌作用。因此,对于化妆品中烷基酚的测定和监控变得至关重要。

烷基酚测定技术的发展

为了确保化妆品中烷基酚的安全使用水平,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发展了多种烷基酚化妆品测定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

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烷基酚测定技术。该技术基于烷基酚在特定条件下在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通过采用不同的柱材、流动相和检测器,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烷基酚的测定和分析。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化妆品生产中。

质谱法

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烷基酚测定技术,其通过分析烷基酚的质谱特征来确定其含量。质谱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烷基酚的浓度,尤其适用于对微量烷基酚的测定。然而,质谱法的设备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一般化妆品生产中的应用。

光谱法

光谱法是一种便捷、快速的烷基酚测定技术,其通过测量烷基酚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光谱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因此,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常规化妆品生产中。

测定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通过烷基酚化妆品测定技术获得的测定结果需要进行解读和应用。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化妆品中烷基酚的含量应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烷基酚的含量限制为一定浓度以下。

烷基酚测定结果可以作为化妆品制造商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测定结果超出了法规规定的安全限值,制造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配方、更换原料,以降低烷基酚的含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烷基酚化妆品测定技术的挑战

尽管烷基酚化妆品测定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不同种类的烷基酚在化妆品中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游离态、酯类等,这增加了烷基酚的测定难度。其次,某些烷基酚可能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影响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对烷基酚的限制存在差异,使得烷基酚测定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变得更加复杂。

结论

烷基酚化妆品测定技术的发展对于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烷基酚测定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烷基酚测定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对于制造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控制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四、活性炭400碘值跟800碘值的区别?

活性炭800碘值是指活性炭在0.02N12/KL水溶液中吸附的碘的量。

活性炭碘值一般指高碘值椰壳活性炭。高碘值椰壳活性炭产品主要用于饮用水、纯净水、制酒、饮料、工业污水的净化、脱色、脱氯、除臭;也可用于炼油行业的脱硫醇等。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²/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

五、化妆品ph测定的目的?

使用pH验证化妆品是否合格也是现在化工行业的一种通用方法,因为化妆品的、PH值变动很大,其值不仅取决于原料的品种、来源和配方,而且由于存放时微生物的参与、空气氧化及防腐剂的失效等作用,致使有机物的腐败而造成pH改变。化妆品pH过酸或过碱性,不仅影响化妆品功效的正常发挥,还可造成刺激性皮炎、斑疹、毛发损伤,故一般对化妆品的PH范围都有具体限量要求。

健康的东方人皮肤的pH应该在4.5至6.5之间,皮肤只有在正常的pH值范围内,也就是处于弱酸性,才能使皮肤处于吸收营养的最佳状态,此时皮肤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以及弹性、光泽、水分等等,都为最佳状态。

六、化妆品离心率的测定?

离心试验。

根据Stkes定律,为丫检测某些产品如乳液、洗面奶等的稳定性能,需要对产品进行离 心试验,如洗面奶的产品理化质量标准中规定:产品需经离心试验(2000转/分、30分钟)后,而无油水分离(颗粒沉淀除外)现象;对于润肤乳液,标准规定:产品经4000转/分、30 分钟离心试验后不分层,为优质产品,产品经离心试验(3000转/分、30分钟)后不分层,定 为一级产品,而产品经2000转/分、30分钟离心试验后,产品不分层为合格产品。进行离 心试验需要的仪器主要有离心机和恒温箱

有效物。

对于清洁类化妆品如洗发液、沐浴露等,它们主要的一个性能就是洗净去污作用,而这个作用是由产品中的表面活性剂体现的,因此,表面活性剂类组分在这类产品中的含量就成 为清洁类化妆品的一个重要理化质量指标,在行业标准中,将该理化质量指标称为有效物,即有效物指标表示了清洁类化妆品的洗净去污性能。如洗发液的理化质量指标之一规定:有 效物超过10%为合格产品。关于有效物含量的标准检测方法可按下公式:

活性物(有效物)% =总固体(%)-无机盐(%)-氯化物(%)

总固体(% )、无机盐(%)及氯化物(%)的检测标准中都介绍了具体方法。

七、花生的碘值范围?

花生是不含碘的,花生的蛋白质含量为25%–30%,花生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精氨酸含量高于其它坚果,生物学效价高于大豆。但是不含碘。

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花生、花生油或花生制品,不仅能提供大量蛋白、脂肪和能量,而且可降低膳食饱和脂肪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大大促进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叶酸、钾、镁、锌、钙等这些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素的摄入,从而改善膳食的结构和品质。

八、碘值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

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有不饱和键,可以吸收卤素(Cl 2 ,Br 2 或I 2 ),不饱和键数目越多,吸收的卤素也越多。每100克脂肪,在一定条件下所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为该脂肪的碘值。碘值愈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愈高。

因此对于一个油脂产品,其碘值是处在一定范围内的。油脂工业中生产的油酸是橡胶合成工业的原料,亚油酸是医药上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重要原材料,它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而另一类产品如硬脂酸是饱和脂肪酸。如果产品中掺有一些其它脂肪酸杂质,其碘值会发生改变,因此碘值可被用来表示产品的纯度,同时推算出油、脂的定量组成。在生产中常需测定碘值,如判断产品分离去杂(指不饱和脂肪酸杂质)的程度等。

本实验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溴化钾与碘化钾反应放出的碘,以求出与脂肪加成的碘量。

IBr+KI → KBr+I 2

I 2 +2Na 2 S 2 O 3 → 2NaI+Na 2 S 4 O 6

样品最适量、碘值和作用时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九、动物油的碘值?

陆地动物脂肪的碘值在80以下。碘值(iodine value;iodine number)表示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碘的克数。主要用于油脂、脂肪酸、蜡及聚酯类等物质的测定。不饱和程度愈大,碘值愈高。干性油的碘值大于非干性油的碘值。

十、碘值的单位是什么?

碘值(或“碘值”)(ASTM D4607)是可用的表面积的单位为m的指示2处女碳/克。尽管碘值已经成为活性炭“活性”的同义词,但它在活性炭的生产和再活化中被广泛用作质量控制(QC)参数,但它并不一定能提供碳吸附其他物质的能力。种类。通常,与BET表面积相比,碘值低50至100mg / g。

众所周知,水溶液中的碘吸附受碳表面氧络合物,pH和灰分成分的影响。当原始活性炭被水润湿并干燥时,由于表面氧络合物已经改变,该碳的碘值将下降20-50个点。因此,QC样品应在干燥且不被活性炭过滤器润湿!

碘值: 表示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

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碘的克数。

主要用于油脂、脂肪酸、蜡及聚酯类等物质的测定。

不饱和程度愈大,碘值愈高。